免费pg电子游戏:
公司选择子公司汉盛环保作为本项目实施主体的原因:长兴岛隶属上海崇明区,而公司注册地为上海浦东新区。
根据长兴岛政府部门的规划,入园征地建厂的企业需为在本地注册的法人。公司总部定位于管理、研发、营销,制造职能由子公司承担,因此计划将汉盛环保迁址至项目所在地,承担本项目的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汉盛环保成为公司在上海的制造基地。
长兴岛是全国首个船舶和海洋工程特色示范基地、上海船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项目拟充分的利用长兴岛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新建生产基地、购置先进生产设备、优化产线布局,逐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生产能力,丰富公司产品品种类型,突破现有产能瓶颈,保证生产的稳定性,满足多种客户的需求,从而加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建设达产后,可提升油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板式造水机、供水系统、 消毒器/过滤器、污水处理系统等现有产品的产能,并新增惰性气体发生系统、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高压柱塞泵与深井泵系统、洗涤塔与脱硫装置等新产品的制造能力。
随着公司业务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公司各种类型的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或接近饱和。公司现在存在的制造基 地——江苏汉盛的现有生产条件是适配中小型设备的生产,在场地面积、车间层高(10m)、起 重容量(5 吨)等基础设施硬件条件方面不足以满足大型设备的制造。而本项目按照生产中大型设 备的标准设计相应的车间层高(设计层高 24m),增加起重容量(20 吨)。本项目投产后,公司的制造布局为:江苏汉盛以中小型产品的制造为主,长兴生产基地以中大型设备的制造为主。
船舶配套设备行业多为定制化产品,不相同的型号的船舶配套系统都有必要进行针对性设计,因此,船舶配套设备生产企业要不断拓宽产品线,研制新产品,以实现用户在不同场景与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经过长期市场调查与研究及了解、收集客户的真实需求反馈,除了增加现有产品的产能以外,公司计划在长兴生产基地增加惰性气体发生系统、餐厨垃圾处理装置、高压柱塞泵、船用深井泵、洗涤塔脱硫装置等新产品。该等新产品具有较为明确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且公司的技术储备已较为成熟,待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后,公司将适时制造并推向市场,丰富公司的产品生产线,实现用户的多种需求,形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我国正处于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发展阶段,实现海洋装备的质效跃升,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虽然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位置,但是在船舶配套业方面还相对滞后,为此,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旨在推动海洋装备行业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绿色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将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列为鼓励类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目录(2023)》新增海洋装备产业,定义公司所属行业及其下游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
工信部《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明白准确地提出“2025 年我国建成较为完善的船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体系,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 85%以上,关键零部件基本立足国内配套,变成全球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
《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上海初步建成原创技术策源和绿色智能引领的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地:工业产值达到1,000 亿元以上,主流船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自主水平达到 90%以上(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自主配套率提升到 80%以上、船用动力环节自主配套率达到 90%以上)。
本项目坐落于上海市崇明区长兴岛。上海作为我国现代船舶工业的诞生地、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创新的前沿阵地,正着力打造“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和“世界级航运服务产业集群”。而长兴岛是全国首个船舶和海洋工程特色示范基地、上海船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上海支持长兴岛打造高端船海装备建造‘引领区’、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示范区’、国际合作共促共赢‘开放区’,深化船东、运营、建造、配套“四方”合作,积极开展全球技术交流,推动优势装备‘走出去’、先进的技术‘引进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产业链配套保障。
长兴岛的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值已超过 510 亿元,现已集聚江南造船、沪东中华、振华重工、中国远洋海运等大型船海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上海交大长兴海洋实验室、汉江国家实验室上海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长兴岛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业相关人才储备丰富,为公司组建、完善公司人员架构提供较为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综上,选址所在地的政策支持、配套产业、人才聚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有利因素。
经过多年生产经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公司重视效率和规范管理,拥有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体系,助力公司提升工作效率、规范管理和降低运营成本。
在产品质量方面,公司秉持“产品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格实施产品质量的管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严格遵循“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原则,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检验到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细致且严格的把控,确保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全方位实现用户要求。除加强常规制造流程检测外,公司还对相关这类的产品实施严格的高温老化检验,使其性能达到稳定标准,充分保障设备的稳定。
该项目是在单位现在有业务基础上的补充与拓展,一方面本项目的建设能增加单位现在有主要营业产品如反渗透/板式造水机、油水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为上述产品的大规格型号品类提供更为广阔的生产与仓储场地,另一方面本项目将规划生产包括惰性气体/氮气系统、洗涤塔脱硫装置在内的新产品,为公司持续满足下游客户的使用需求,开拓新客户提供有力的产能保障。
油水处理设备系公司现有的基本的产品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为该产品的大型化提供生产条件。
反渗透/板式造水机系公司现在存在的基本的产品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为该产品的大型化提供生产条件。
供水系统系公司现在存在的基本的产品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逐步提升供水系统及配套产品的产能。
消毒器、过滤器系公司现有的基本的产品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逐步提升该产品的产能。
污水处理系统系公司现在存在的基本的产品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为该产品的大型化提供生产条件。
餐厨垃圾处理装置新产品,用于大型客船、邮轮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是基于公司现在存在的垃圾处理产品的基础上,拓展开发整套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系对于现有产品的全套延伸。
惰性气体发生系统新产品,用于化学品船、各类中大型船舶的惰性气体发生系统。
高压柱塞泵与深井泵系统公司已具备高压柱塞泵的技术储备,目前委托供应商生产高压柱塞泵,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公司自主生产高压柱塞泵。公司目前尚未生产销售深井泵系统,该产品系公司计划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全新产品。
公司所处的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业的上业,下业的发展是影响该项目新增产能消化的重要因素。
船舶的平均寿命为 20-30 年左右,因而船舶行业周期也大约在 20-30 年左右,长生命周期以及产业重资本投入等天然特性造就了造船产业长周期的特征。从新船订单需求变化来看,2021 年全球造船行业开启了新一轮上行周期,作为全球造船第一大国,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2024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 4,81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3.8%;新接订单量 11,305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8.8%;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手持订单量 20,87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9.7%。根据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中国船厂的手持订单覆盖率已达 3.8 年,这表明船厂已承接了未来近4 年的订单量,充分彰显了下游客户的需求旺盛。
受益于全球新一轮造船长景气周期开启的同时,海洋装备本土化的政策导向也将直接提振内资企业的市场需求。《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明白准确地提出“2025 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 85%以上,关键零部件基本立足国内配套”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船舶配套本土化装船率约 50%,尚有较大的本土化提升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减碳脱碳已成为全世界海事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 IMO 制定的航运业的碳减排目标,在 2008 年基准上,至 2030 年碳排放强度降低 40%,至 2050 年温室气体年度总排放量降低 50%。因海洋环保要求的趋严,未来公司排放处理设备业务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预期较为明确。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组织对节能环保的要求逐渐严格,叠加欧盟碳关税及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双重压力,船舶动力系统正加速从单一柴油动力向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甲醇动力、氨动力等新能源或双燃料动力主机转型,鉴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且价格相比来说较低,LNG 双燃料动力船舶正逐步成为船舶航运界各类环保技术方案中的热门选项,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5 年 1 月全球新造
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高达 89%,其中 LNG 双燃料动力船以 210 万总吨的订单量领跑市场;
甲醇燃料凭借加注设施兼容性强、改装成本低的特性,推动马士基 18 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落地,并催生上海港全球首个甲醇船用燃料交易买卖平台;氨燃料则凭借零碳特性被列为 IMO2050 关键路径,青岛北海造船承接的全球首艘氨动力集装箱船已进入实船建造阶段。对于新能源或双燃料动力船舶的需求也将相应推动船东对于船用配套环保设备需求的增长。
自成立以来,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创新导向、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在与同行业全球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持续砥砺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通过工艺改进、性能优化、技术路线调整等手段,公司对板式造水机、反渗透造水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装置和船用焚烧炉等核心技术产品做了更新迭代,已积累了包括如“换热器热流道技术”、“二级蒸发技术”等在内的 10 项核心技术,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专利172 项(全部为原始取得),其中发明专利 27 项。
报告期内,公司新研发的 EGR 洗涤水处理系统是全球首台取得 CCS 船级社认可并交付成功的船舶主机尾气洗涤水处理设备,已成为中船动力 WinGDLNG 双燃料主机的配套首选;新研发的钻井泥浆油污水分离装置交付于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钻探船“梦想号”上,解决钻采系统模块设计关键瓶颈。
公司现已获得了 ABS、BV、CCS、DNV、KR、LR、NK、RINA、RS 等全球九大船级社和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 的认证,是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相较竞争对象、尤其是国内的竞争对手,较全的产品船级社认证资质是公司未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保障。
公司通过供水处理和排放处理两大系列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包含设计生产、运营维修的全方位高质量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公司的客户分布广泛,业务遍及全球,主要客户为各地造船厂、航运公司、海洋工程公司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远洋商船、集装箱船、大型油船、科考船、海上石油平台等。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船舶集团、中集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韩国现代集团、SEATRIUM 等国内外大型集团企业。
通过与客户企业的紧密合作,公司能紧跟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充分了解下业技术和产品的最新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研发技术和产品设计,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更好地优化产品及工艺。同时,稳定的客户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公司新增产能的消化,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第一,在手订单持续增加。公司产品的一般交付周期约为 6-12 个月,客户根据其生产排期、公司交付情况滚动下单,因此,当年的出售的收益金额均大于上年末在手订单金额,如:公司 2022年末在手订单为 9,901.30 万元,2023 年营业收入为 19,495.76 万元;公司 2023 年末在手订单为17,584.73 万元,2024 年营业收入为 29,770.73 万元。
第二,本项目的规划周期为 1 年,建设周期为 3 年,并从第 4 年开始产能逐步释放。截至2024 年底,中国造船厂的手持订单覆盖率已达 3.8 年,造船厂会根据装船时间制定实际生产计划,向船舶配套设备厂商进行物资采购具有一定的传导滞后性。考虑到目前尚处于新一轮造船周期的上行阶段,叠加未来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预计项目投产时产品订单仍较现在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三,在现有设备产品的大型化市场方面,公司虽然已具备较强的开发、设计技术及客源储备,但受制于现有江苏制造基地的场地、设备瓶颈,无法大规模开拓大型设备市场。本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改善公司的制造基础设施条件,有助于公司承接大型设备订单,快速提升整体营销规模。
惰性气体系统是指通过向装有危险货物舱室内输送惰性气体,以降低舱内油气和氧气含量的比例,低于火灾爆炸下限,为货舱营造出一个不可燃环境的系统,主要运用于如 LNG/LPG 船、化学品船、原油油轮等船舶上。
惰性气体发生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氮气发生器(NGG)下的变压吸附分子筛选制氮(PSA)与氮气渗透膜制氮(MNG);以及燃烧式去除空气中氧气(IGG),其中 NGG 大多数都用在化学品船,IGG 则主要运用于各类中大型船舶如超大型 LNG 船、原油/成品油油轮等。
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 II-2 章,载重量≥20,000 吨的油轮、化学品船及使用原油洗舱的船舶一定得安装惰性气体系统,2016 年修订后,强制要求 8000 载重吨及以上新造油轮配备惰性气体发生系统;同时,IMO 相关决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2修改通报)》、中国船级社规范等均对惰性气体发生系统的安全设计、环保合规、技术参数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 2024》与克拉克森的统计数据,2023 年全球油船、LNG/LPG 船的新接订单量为 328 艘,化学品船的新接订单量为 149 艘;2024 年全球油船、LNG/LPG 船新接订单量为 539 艘,化学品船新接订单量 415 艘,惰性气体发生系统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惰性气体发生系统的研发,并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开展相关测试,本项目实施后,公司首期将新增 16 套/年惰性气体发生器的产能,产品投产后公司将持续跟进下游客户的需求,并视市场销售情况逐步扩充产能至 80 套/年。
高压柱塞泵是一种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通过改变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液压装置。该装置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密相连、效率高、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大范围的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
船用深井泵是船舶系统中用于特定场景的专用泵类设备,大多数都用在紧急排水、压载水管理及原油卸货与填充等场景。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高压抽吸能力解决船舶运行中的核心问题,例如在货舱进水、压载舱排水或油轮卸货作业中提供高效的流体处理能力。
船用泵约占全船设备费用的 4%-8%,而在船用泵中,柱塞泵和深井泵的占比分别为 20%、10%,据此测算,2025 年我国船用高压柱塞泵与深井泵预计市场规模分别为 24.92 亿元与 12.46亿元。
目前公司已具备高压柱塞泵的研究成果,并委托供应商进行高压柱塞泵产品的生产;对于船用深井泵,公司亦开展了相应研究。本项目中,公司将配套购入数控加工中心、数字控制机床等设备,增强公司的特种加工能力,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①有效增加高压柱塞泵的自主生产能力,并将其配套运用于公司的各种类型的产品中;②具备批量生产船用深井泵的能力。公司计划首期新增约 300台高压柱塞泵和 40 台深井泵的产能,当期合计新增收入预计将达到 2,000 万元,产能预计将得到充分的消纳,上述产品投产后公司将持续跟进下游客户的需求,并视市场销售情况逐步扩充产能至高压柱塞泵 1,500 台/年、船用深井泵 200 台/年。
2016 年至 2020 年间,IMO 提出并设定适用于全球的船舶燃油硫化物含量限制相关法规,同时发布 GHG(船舶温室气体)策略,目标是到 2050 年前后实现海事 GHG 净零排放,这一系列举动促使众多船东在船舶上安装或改装相应的船舶废气净化系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有关数据,船舶脱硫系统行业市场规模 2023 年至 2028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2.60%。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洗涤塔及脱硫装置的相关研究,并拥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同时公司现在存在的iCER WTS 系统配套的前置设备中亦需要洗涤塔,受制于现有场地的规模,公司尚没有办法进行洗涤塔及脱硫装置的批量生产,本项目实施后,企业能实现洗涤塔的自主配套生产,预计最终将达到 25 套/年的产能。
综上所述,从产业环境、自身竞争力、客户资源基础、在手订单、新产品市场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本项目的新增产能的消化具备较为有力的保障。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 25,000.00 万元,估算范围最重要的包含土地购置及另外的费用、工程建设及另外的费用、设备购置及安装、基本预备费、铺底流动资金等。
注:土地面积约为 47 亩,土地购置费根据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的官方报价(约 85 万元/亩)进行测算,实际测算金额以表格中总金额数为准。
注:1、建设单价依据公司与工程建筑设计企业的报价进行测算;2、装修单价依据公司与装修设计单位的报价进行测算。
设备安装费用按照项目设备购置费(除软件设备外)的 3%计算,即 214.88 万元。
本项目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测算流动资金需求,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构成要素等进行分项估算,在预估各分项的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后,估算出所需的流动资金金额。经测算,建成后运营期流动资金需求额为 6,672.01 万元,本项目铺底流动资金金额为 1,000.80 万元,占流动资金需求额的 15%。
本项目建设达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出售的收益 29,100.00 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7.74年(所得税后),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8.13%。
本项目建成转固及设备购置后预计每年最大新增资产折旧及摊销额 1,415.19 万元,占公司2024 年度总利润的比例为 14.50%。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崇明区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园区内。2025 年 4 月 10 日,上海市崇明区产业园区召开建设和结构调整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汉盛海装长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准入事宜。崇明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科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规划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交通委、区投资促进办、区税务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会议。
根据会后崇明区产业园区建设和结构调整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纪要(2025-2)《关于汉盛海装长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准入事宜》,“原则同意上海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汉盛海装长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准入长兴产业基地 G9CM-0601 单元 A5-02E 地块:四至范围为北临 A5-01B 地块,西至冠甲电子公司,东至兴甘路南临江南长兴大道。该项目为拿地自建项目,占地面积约 47 亩。”本项目的用地符合当地产业规划,没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能性较低。
本项目属于工业产品制造研发,项目所在附近区域为工业性质用地,本项目周围不存在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公司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采取了多种措施消除生产的全部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根据本次扩产项目建设内容及新增工艺设备特点,本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废气、固态废料、废水、噪声和振动等经过有效处理后,不会对环境能够造成不利影响。本项目环评工作正在办理过程中。
2025 年 5 月 9 日,汉盛环保取得了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出具的《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 -07-01-986705。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